網店之緣

網店起初: 本人從小就在家鄉採茶,間中也自己炒茶,因為是小孩,純是玩。

長大後移居香港,一直挂念家鄉茶,每次回鄉都帶回數斤來港。

虽然家人一直在喝,確沒有想把這個好茶推給香港人,因為產量太低,家鄉本地人一到茶季就自己全部搶光了。

我們村是位於浙江杭州市蕭山區的千年古村,連村名也是宋朝續用至今,現在也成旅遊景點了,也幾千人口,這種靚茶基本是自銷,所以你們一看到這個網站的價錢,不要吓到,其實內地網上查到的單價以本村自銷價為多,家鄉外的市場價往往數倍翻。

因我本人愛好起網站,心血來潮,希望有緣人看到。

兩種茶的分別

現在講講兩種茶的區別,網店兩種茶,一種是大岩山茶(現在有好多種名,如高山雲霧茶,龍井#43),生長在山頂,海拔高,至於吸取精華啊等等,我也不多說了,沒証實過,沒多大意思,信的人自然信,會品茶的自然明。

另一種是位於同一地區,較低位置的茶,因為種植面積較多,數量還可以,但亦多地區內供貨而己。

網店購買及支付方法

網站有三種付款方法:

最簡單方法,直接Whatsapp或電話或wetchat聯絡

要預定的請先打訂金,否則不會處理,當然你們直接全款支付亦無妨。謝謝。

裘月燦:大巖山上種茶人堅守手工炒茶18年 此博文 (2015-05-14 14:14:18)轉載▼
標籤: 茶葉 茶園 大巖山 雜談 分類: 涉茶人物-chaduo.com
儘管今年每斤茶葉提價100元,售價達到每斤600元,進化鎮大巖山茶農裘月燦家今年所產的1300餘斤茶葉,在其開賣僅3天時間裡,已全部售罄。「大夥兒都知道我家的茶是人工炒制,很多都是提前預訂了的。」裘月燦說。

面對茶葉市場不斷下降的行情,裘月燦並不擔心,對手工炒茶的18年堅守,讓他的客戶群十分穩固。但同樣的這份堅守,也讓他對這條路到底還能走多久產生了隱憂……
欣慰 開賣3天千餘斤茶葉售罄
裘月燦的茶園位於海拔400餘米的進化鎮大巖山山頂。種植的茶樹都是傳統的綠茶品種,由於山高雲霧繚繞,又被稱為高山雲霧茶。由於特殊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再加上他一直堅持用傳統的手工炒茶,裘月燦茶園的茶葉每年都要比其他茶園的茶晚半個月上市,雖然如此,但這裡總是顧客盈門,想要嘗「鮮」的都需要提前預約。
「我種植的60畝茶園預計今年能出產茶葉1300斤左右,沒開賣前已有800多斤茶葉被預訂了。其中杭州主城區來預定的量佔一半以上。」裘月燦說。
沒有紙盒,沒有鐵罐,只有簡單的袋包裝,一口定價還不愁賣,裘月燦在他的茶葉里到底施了什麼魔法?一位來自瓜瀝的老顧客說出了答案:「他們手工炒出的茶葉不澀不苦,味道甘甜,品茶時更能品味出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精髓,上海的幾個親戚朋友每到春天時都托我寄過去幾斤。」
無奈 成本居高售價上揚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杭州乃至全國茶葉市場近兩年來價格持續下滑,而裘月燦的茶今年售價不跌反漲。對於一些朋友說他今年「大賺一筆」的話,裘月燦的回答只有一個表情——苦笑。
他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雇了80名採茶工,一名採茶工一天可以采青葉4斤,工錢由去年的每斤38元漲到40元;雇熟練的炒茶工20名,每人每天可炒茶葉3斤,月工資由去年的6000元漲到8000元。一般情況下5斤青葉可以炒出一斤茶,再加上這些人員的吃住、茶園的日常管理養護等費用,每斤茶的成本就要接近500元。
而如果用機器進行炒茶,成本能下降多少呢?正在炒茶的田利江師傅說,人工炒茶一鍋只能炒2兩,還要反覆炒4次才能出成品,機器則一次就可完成炒制,可提高10倍的效率。
「機器炒製茶葉雖然效率高,但人工靠手的感覺能對溫度控制做到更精確,多次炒制也能使茶葉的含水量更低,因此採用傳統人工炒制的茶葉在口感上更好,甚至儲存了兩三年還很香。」炒茶師傅們說,這也許就是裘月燦18年堅守手工炒茶的原因吧。
隱憂 老底子手藝要失傳了嗎
裘月燦的茶每年都不愁賣,但他卻並不想擴大規模。採茶工和有經驗的炒茶師傅難招是主要的原因。
據裘月燦介紹,自2000年開始,機器炒茶開始逐步代替了人工炒茶,目前在浙江範圍內很難找到有一定規模的茶園和茶廠還在堅持原始的人工炒茶。
青葉的採摘期只有1個月左右,而且不能久存,一般在當天經過晾曬后第二天就要完成炒制。「尋找能炒茶、採茶的採茶工越來越困難了。今年採茶的80名採茶工,都是從衢州請來的。而從各地請到的炒茶師傅,最年輕的也有50多歲了。」

「採茶、炒茶的季節性太強,再加上勞動強度比較大,年輕人都不願意從事這個行業,我們這批老的炒茶人終有做不動的那一天……」今年已經75歲的張永發說。張永發是裘月燦從濱江請來的。與其他的炒茶師傅一樣,張永發也是在上世紀80年代學的炒茶技術。「當時我們都爭著去學炒茶,但現在就算我主動要教,也沒人願意學了。」
「不管怎樣,我都要把手工炒茶的模式堅持下去,至少這片茶園我還有19年的承包期。」中午的陽光灑進裘月燦的茶園,那張長年被山風拂過的臉龐更見堅毅。

上面繁體引用以下博文,以下圖片是國內新浪此博文的鏈接。

Shopping Cart